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再造汉明 > 第三十二章 颚式粉碎机

第三十二章 颚式粉碎机

刘云龙给贝喜鲁的几种粉碎机图纸上,每个粉碎机圆筒上都有错落有致的铁牙,这种粉碎机在后世被称为颚式粉碎机。粉碎机的壁厚有二分五(即8毫米)、三分一(即10毫米)二种。

这个时代还没有锰钢,所以粉碎机的材料暂时用生铁,生铁的强度、硬度还是能将岩石碾碎的,但是生铁比较脆,容易开裂,一旦开裂就必须更换。

贝喜鲁不知这个粉碎机派什么用处,刘云龙告诉他,这种粉碎机有2个滚筒组成,每个滚筒上有铁牙,2个滚筒相向滚动时将石块卷入滚筒间,石块受压后就粉碎了。当石块被二个间隙较大的滚筒挤压时,大石块就变成了小石块,小石块再经间隙很小的滚筒挤压时,就变成了小石粒,小石粒再经间隙更小的滚筒挤压时,就变成了石屑,石屑用磨盘来磨细石后就能得到石粉。

后世电力时代,从大石块变成石粉,可以用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球磨机来一步步完成,但现在还没有电力,只有牛,也没有圆锥破碎机、球磨机,暂时只能采用以上办法,分二步、三步将矿石变成矿粉。

贝喜鲁问,滚筒的壁厚那么大,而且是无接缝的,我们的铁铺还真做不了。

刘云龙说道,我们做不了,可以让做铁锅的铁铺替我们铸造。

明代有三大技术还是领先的。这三大技术是黄泥制糖、烘模、铁锅制造。

制作铁锅必须把铁水熔化后,浇铸进模子,因此大明制作的铁锅出口东南亚,价格不低。但不是所有的铁铺都能熔化铁水,只有能制作铁锅的铁铺才有能熔化铁水的熔炉。这些熔炉使用的炉衬材料是保密的。当然,刘云龙知道他们使用的是什么炉衬材料,只是自己目前还没有。

贝喜鲁听后,说道,那我让山塘街的铁锅铺来为我们铸造这种滚筒。

他关照贝喜鲁,从现在起,所有的矿工、匠人,包括自己的管理人员,工作时都要戴柳条帽。

明代还没有钢质、硬塑安全帽,刘云龙让戴的柳条帽就是安全帽。后世在钢质、塑钢、硬塑安全帽普及前,曾大量使用柳条帽。

苏州地区的水沟边、河岸边有大量的灌木柳条,这些柳条喜欢生长在潮湿环境,只要插芊就能成活,生长速度极快,一年可割2次柳条。

贝喜鲁问道,柳条帽是怎么编织的?

刘云龙就把柳条帽的编织要求告诉了贝喜鲁。

贝喜鲁问道,是让铁铺里的匠人来编织柳条帽吗?

刘云龙心想,让自己的铁匠来编织柳条帽,有点不务正业了,于是让贝喜鲁去找竹器店的竹篾匠来编织柳条帽。竹篾匠天天与竹篾打交道,用柳条编织帽子,对他们而言只是换了一种原材料而已。

贝喜鲁走后,他来到隔壁,看见师傅已在组装机器了,他和师傅打了个招呼,指点了一下安装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师傅偷偷告诉大徒弟,这阵子已安装了300台细线机,还有400多台细线机的订单。

刘云龙问师傅,这些订单都是哪里的?

师傅告诉他,嘉定来订购了250台,常熟来订购了150台,吴江来订购了200台,西塘来订购了100台。

西塘邻近吴江县,属于嘉兴府。后世江南六大旅游古镇,就有西塘镇。

刘云龙听后心想,苏州府外的县、镇终于来定制细线机了,不久,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常州府甚至应天府、杭州府都会来定制细线机。

至于还没人来订购他的织布机,他也不急,新生事物终究需要有个适应期的。

他刚想离开铁铺,全晋会馆派人来通知刘云龙,从山西运来的口碱和芒硝马上要到货了,让刘云龙准备好银两。

刘云龙让他们送到盘门的店里。

2天后,刘云龙带着银两来到盘门西大街的6间店面,看到夏林、桑定华已在店里。

刘云龙、刘云豹兄弟俩随着夏林到了店铺前的河边,见十几个脚夫在船上等着卸货。

刘云龙验过货后,把银两交给了夏林。

夏林拿到银子后,就让脚夫把口碱、芒硝从船上卸下来,再挑到店铺里。

以前肥皂铺规模一直控制在日产1000块左右,并且一直用板油(猪油、牛油)而不用豆油,是防止碱价、豆油价大幅上涨,影响市民日常生活。现在有了几十万斤碱,肥皂铺可以扩大规模了,豆油还是不准备使用,可改用棉籽油了。

刘云龙让弟弟立即去采购棉花籽。

南直隶普遍种植棉花,棉花用地通常占耕地的三分之一,苏州府的嘉定县更甚,夏作全部种植棉花。

明代还没有棉籽油。棉农在收获棉花,留下次年的种子后,多余的棉花籽不是扔掉,就是让它腐烂后做肥料。

从肥皂店出来,转到盘门东大街,看到木匠、泥水匠、油漆匠已在空地上造房子了。

这次他把材料的采购都交给了这几个作头,相当于后世的双包,即包工包料,这样自己可省事好多。

他回到铁铺,让贝喜鲁做二套压榨豆油的榨油机。

铁匠们都见过榨油机,不用刘云龙提供图纸。

刘云龙刚回到家,上沙村的一个地主来找他,说要买他的拉细机,但近段时间手头比较紧,拿不出那么多现金,想用几十亩地卖给刘云龙,不知道行不行?

刘云龙问地在哪边?有多少地?

地主说有40亩地,就在盘门外的西边,如可以的话,他想买几台机器。

刘云龙就和他去盘门外看了地,这片地位置很好,就在盘门外西边的运河边,地里的麦苗已经孕穗,还有1个多月就可以收割了。

刘云龙说道,这些地我要了,不过现在把麦拔了也蛮可惜的,我也没人来打理这些麦子。这样,地价按每亩12.5两银子。这些地是你主动卖给我的,我就不补偿你三年的出产,只补偿你1年的出产是否可以?

地主一听还能补到一年的出产,忙说行。

刘云龙说道,你把麦子收割后,再交地给我,青苗费就不补了。

地主说可以。

刘云龙就和地主说道,这40亩地的地价加上一年的出产,共750两银子,可买25台细线机,我先给你13台机器,等麦子收割,你把地交给我后,我再给你12台机子。

经地主同意后,在上沙村村长的见证下,刘云龙与地主订立了买地、卖机器的契约。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