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群星启示录 > 第09章 迁移计划

第09章 迁移计划

“……”

“他们,是永远的英雄,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愿人类之光永世长存!”西格玛站在临时搭建的演讲台上,对着营地20多万的殖民者们演讲道。

“愿人类之光永世长存!”

经过雨夜突袭一战,殖民者和纳姆森有了第一次正规的大规模交火,虽然最后是人类殖民者胜利了,但也是惨胜。

足足有2000多名殖民者永远的在这片异星沙滩上长眠。并且营地整体的氛围开始有了悲伤与失落的气氛。

西格玛见情况不对,立马开始了演讲,诉说了人类殖民的理由,这些死去的殖民者的贡献,才把营地从失落与悲伤的气氛中拉了回来。

失落与悲伤是人类的固有情感,但它会让人变得软弱无能,现在营地需要每一个人坚强的活下去。

在西格玛演讲之后,2000多名死去的殖民者被一一送进了方舟的冷冻冬眠舱。

这本来就是为了让殖民者能够跨过漫长的星际航行而准备的冬眠舱,25万殖民者每一个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舱位。

现在他们只是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而已,等待着方舟殖民舰再次启航,回到故乡。

纳姆森的进攻撤退后,殖民者经过了短暂的休整,开始打扫外面一塌糊涂的战场。

由于进攻时的暴雨,纳姆森的尸体被雨水充分的浸泡过了一遍,在暴雨结束后,这些在纳姆森尸体里面的水全部带着血液流了出来。

一时间沙滩上被纳姆森的血全部染成了蓝色。

殖民者在从纳姆森尸体堆里面收集了一些可用样本,比如纳姆森陆军携带的生物眼球,巨型纳姆森的组织器官样本,以及飞鸟纳姆森的尸体。

两天后,这些样本的解析工作全部完成。

首先是飞鸟纳姆森的翼龙部分。生物学家给了它们一个专门的学名:飞翼海龙。

根据20多具飞翼海龙的不完全尸体拼凑出来的信息,生物学家们大概推测出来了飞翼海龙的外形特征信息。

体重大约在150千克到200千克,主体长8米。有两对肉翼,前主翼翼展12米,后辅翼翼展8米,有尖锐锋利且坚固的长喙。

令生物学家们十分吃惊的是,这些飞翼海龙是脊椎动物,并且还是相当高等的脊椎动物,脊椎的演化程度丝毫不下于地球现代高等脊椎动物。

并且这些翼龙比起像是鸟,更像是鱼,他们的体表有跟鱼类相似的鳞片,呼吸方式用的也是鱼类的腮。

不过应该是为了适应飞行的环境,它们的腮高度退化,取而代之的是自己面积巨大的肉翼,肉翼上面丰富的毛细血管,不管是在水里还是在空中,都能从弗兰特米含氧量极为丰富的大气里面获得氧气。

最关键的是,它们的血液里用来运输氧气的蛋白跟人类一样是血红蛋白,而不是纳姆森的血蓝蛋白和血红蛋白混用。

这二十几只飞翼海龙的基因高度相似,完全就是近亲杂交出来的后代,这代表这些飞翼海龙很有可能是纳姆森培养出来的类似坐骑一样的生物。

就跟人类培养猪牛羊一样,不过人类是拿来做生产食物的,而纳姆森文明很可能是拿这玩意来做战争用途的。

飞翼海龙的肉翼明显比地球上鸟类使用的羽翼在水中效果要好得多,生物学家推测飞翼海龙在水中配合自己流线型的身体,在水中的游泳速度最高达到60节,约合一百多千米每小时,这速度在水中跟飞起来一样。

得益于在水中的高速,飞翼海龙可以直接窜出海面,扑腾两下肉翼就可以直接在天空中飞起来。

根据飞翼海龙的生物特征,生物学家大致能推测出来它的演化路线,拥有这么变态的体表数据,实则是被逼出来的。

在那颗陨石造成的大灭绝之后,弗兰特米上面的早期脊椎动物可能并没有全灭,而是有一支幸存了下来。

脊椎动物的环境适应能力比软体动物好得多,所以在纳姆森祖先还呆在深海里面的时候,脊椎动物已经到达了海面,占据了浅海生态位。

后面弗兰特米的环境渐渐的改善,纳姆森文明也向浅层海域扩张,最后因为纳姆森文明的生物多样性,浅海脊椎动物被纳姆森完爆,原本的生态位被纳姆森一再挤占。

飞翼海龙的肉翼是从鱼鳍演化过来的,就跟今天地球上的飞鱼差不多。

有可能是为了躲避速度极快的纳姆森,飞翼海龙对自己的鱼鳍改造更加彻底,让它们拥有在海面之上滑翔和短暂飞行能力。

后来应该是纳姆森文明内部竞争需要,有一些纳姆森看中了这些飞鱼,经过几百代的特挑培育,最终养出来了强大的飞翼海龙。

并且为了纳姆森的操控方便,这些飞翼海龙的大脑中的感知脑被用不知道什么手段给去掉了,只留下了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脑干和控制运动的小脑。

而它们的感知,则由纳姆森来进行,纳姆森会用它们的两条长力腕伸入挖去感知脑的飞翼海龙脑部,来直接控制它们。

所以飞翼海龙比起像是纳姆森的坐骑,更像是一架性能优越,海空兼用的生物战斗机。

而纳姆森陆军携带的生物眼球,生物学家们也很快完成了解析。

生物眼球的计算脑部分和眼球部分的组织基因和纳姆森完全不同,应该是属于其他物种的,纳姆森培养这个未知物种,并将它们的眼球和大脑挖去,改造成生物眼球,装载在自己身上。

由于生物眼球的样本量极多,并且被改造成生物计算机后的大脑活动十分的单一重复。

在和语言学家和计算学家的配合下,研究团队甚至完成了对生物眼球的脑电波解析。

然后研究团队就能在电脑屏幕上同步看到生物眼球看到的东西。

从组织营养液罐子里面看到研究团队的模样,十分的奇怪。对人的内心有极强的震撼能力,即便是有极强心理素质的殖民者,在心灵上也受到了重创。

生物眼球的研究团队在研究完成后,有些研究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

关于巨型纳姆森,研究进展也十分迅速,因为这玩意的身体结构和纳姆森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