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香坊纪事 > 第二十一章 内应外合

第二十一章 内应外合

眼看着杨青生把他那宝贝自行车骑走,那狠劲使得,离得几十米远了,还听得到车架子被折腾得“叽咕”直响,杨生山那个叫心痛的。不过,紧接着,让他感到莫名其妙的事发生了:杨青生刚骑到村口的牌坊底下,突然间就停那不动了。

队部就在村西头,离着牌坊也就四五十米远。杨生山看杨青生得了魔症般停那不动,就走了过去,还伸手去摸了摸他的额头:“青生,没事吧?”

杨青生还是不言语,眼睛只是盯着牌坊立柱上刻着的对联看。

这牌坊最早立于明永乐二十年,即明英宗朱祁镇被册封为太孙不久,这与历史上传说太子妃张氏御赐“香坊”村名倒是吻合的。之后,这牌坊虽然经历了数次大修,但立柱上的对联却不曾改过。左侧立柱上刻的是:天经地纬日月轮回是春秋;右侧立柱上刻的则是:内应外合物语风华为天下;横眉上则刻着两个颜体大字:香坊。

据上次那个吴姓大领导解释,当初立这块牌坊时,正值明仁宗朱高炽代父监国时期,主张开放“互市”休养生息的他,是出了名的“反战派”。这幅对联中,“物语风华”正好体现了朱高炽心中的美好愿望,所以,大领导认为,这幅对联很可能就是出自大明天子朱高炽之手。

眼下,那个大领导只是曾经的大领导了,据传闻说,他已经被关押起来了,起因是从去年年底开始,一出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刚才,杨青生在队部看到的报纸上,就是关于批判他的文章。一开始,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杨青生与所有香坊村民一样,根本不上心。毕竟,虽然他们是名正言顺的北京人,但他们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春华秋实才是他们眼里的一切。可是,当杨青生看到那篇批判文章的署名人,居然是万众景仰的伟人时,内心立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孟庆繁那小子会不会和那个反党分子早有勾结呢?”

报纸还在手上拿着,杨青生眼睛却不再看上面的文章,而是回想起那天大领导来村里视察时的情形来。

那阵子刚下过大雨,道路泥泞不通车,大领导却非得要来香坊村不可。然后,孟庆繁就有了开他的拖拉机接大领导的机会,再接着,大领导就开始表扬起拖拉机手孟庆繁,还把他称为“小同志”,真是让同龄的杨青生感到恶心极致----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发生的一切都在证明,大领导的香坊之行,像极了是专门为给孟庆繁捧场而来的。难怪孟庆繁总把他没在外村住过夜当口头阐,原来是为了掩人耳目,目的是为掩盖他与大领导其实早有勾结的事实。当然了,事后,公社领导许诺过的农耕机具没影子,孟庆繁也还在村里当他的生产队长,并没有被提拔到公社里去工作,又似乎不太合乎情理。

“不对,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后面的事情不了了之了,那是因为大领导反党的真面目不久就被揭开了,要不然,孟庆繁那小子估计已经飞腾黄达了。”

杨青生当即又给自己的观点找到了理由。所以,他飞快的窜出队部,抢过杨生山的自行车就往公社那边直奔而去。他觉得,公社领导之所以没有兑现农耕机具的奖励,是因为他当时可能已经看出了大领导与孟庆繁之间演的“双簧”,所以,自己有必要向公社领导汇报自己的想法,免得到时连自己也一并牵连进去。经历过几次“运动”之后,杨青生明白,这种“风”是说刮到就刮到的,根本防不胜防。

不过,当杨青生风驰电挚般的骑到牌坊下时,当年杨姓老族长临终前的话,如同雷鸣般在他的耳边响起。

那一年,杨青生是在外贩牛时,得知老族长病重的消息。当他风尘仆仆的赶回村里时,老族长已经只剩下一口气。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